10月8日,在阿里拍賣破產強清平台上線一則拍賣資訊:廣西桂平市大成陶瓷有限公司管理人再次拍賣廣西桂平市龍門工業區內一宗國有出讓工業用地及地上建築物,起標價1789.45萬元。
大成陶瓷2014年因經營不善破產至今已有6年時間,設備早已拆除,僅剩破敗不堪的廠房。 2019年10月,大成陶瓷破產管理人第一次拍賣該公司工業用地和地上建築物,起拍價為3994萬元,但截至今年4月,3次拍賣,起拍價降至1789.45萬元均無人問津。
從上述標的物介紹可以看出,大成陶瓷土地拍賣價,折合僅40.26元/㎡。
倒閉6年,幾乎已成廢墟的大成陶瓷
簽約6家陶企,投產5家
4家破產退出,3家被盤活
位於貴港市下轄的桂平市,為承接東部陶瓷產業轉移,利用土地優勢,2009年規劃興建以建材陶瓷生產及相關配套產業為主導產業的龍門陶瓷工業集中區。
彼時,桂平市對發展陶瓷產業信心滿懷,龍門陶瓷工業集中區總規劃2萬畝,計劃引進資金建設160條建陶生產線、建設陶瓷產品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展覽中心及物流中心。
桂平先後引進靈海陶瓷、高貴陶瓷、中聯陶瓷、新權業陶瓷、大成陶瓷等5家陶瓷企業及一批配套企業建成投產,(另有1家簽約最終未能建成)。
中聯陶瓷2011年3月率先建成投產,該公司佔地1100畝,曾規劃建設12條生產線,年產陶瓷磚1.3億平方米。但好景不長,該公司由於經營不善,僅經營了1年多便於2012年6月停產,由於嚴重資不抵債,桂平市法院將該廠整體拍賣,被新金盛陶瓷接手,重新盤活。
2014年,大成陶瓷以同樣的命運退出歷史舞台,2017年後,靈海陶瓷、高貴陶瓷同樣以方式退出,靈海陶瓷、高貴陶瓷被以租賃的方式重新盤活,而大成陶瓷最終淪為廢墟。
2020年9月,承租靈海陶瓷的唯朗陶瓷點火投產
其中高貴陶瓷2019年由家煒鑫企業承租,靈海陶瓷2018年被短暫租賃更名為桂平市鑷順陶瓷有限公司,但最終未能堅持,2020年再次被租賃後更名為唯朗陶瓷。兩家陶瓷企業被租賃後,如今生產線全數重建或技改,已正常生產。
也就是說,在桂平陶瓷產業發展的十年中,引進建成的6家建陶企業,僅有新勸業和新金盛2家始終正常經營。
是沒有優勢還是水土不服?
桂平陶瓷產業發展一波三折,並非當地不適合發展陶瓷產業。據悉,就建陶產業發展而已,桂平區位優勢十分突出。首先桂平位於廣西全區中心地帶,而且龍門陶瓷工業集中區靠近西江黃金水道,有大型碼頭可用於瓷磚運輸,可以說水陸交通網絡發達;其次,當地土地使用成本低,僅為廣東的1/5 ;更為重要的是,陶瓷原料也相當豐富。
桂平市龍門陶瓷工業集中區
根據當地一位資深業內人士介紹,桂平陶瓷命途多舛,與土地屬性導致的融資難有很大關係。桂平所有陶瓷企業均為來自廣東和福建的客商所投資建設,融資是其發展壯大的主要途徑之一。
從大成陶瓷拍賣公告可以看出,該公司土地及建築物產權有瑕疵。關於土地所有,拍賣公告指出:
已辦理不動產權證的139756.5㎡土地還存在土地出讓金沒有完全繳納的情況且該地塊的不動產權證書存在瑕疵,可能無法正常辦理過戶登記;
未辦證的土地127311.502㎡,只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也沒有繳納土地出讓金的記錄,目前無法給該部分土地辦理權屬登記。
關於地上建築物,拍賣公告也指出:
上述清單中地上建築物僅有廠房、瓦斯站、宿舍大樓有興建工程規劃許可證,但均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書。
因此,陶瓷企業無法利用企業資產抵押獲得銀行貸款,同樣的問題,不止存在於大成陶瓷一家。
不過現存的1家始終經營狀況良好的新權業陶瓷以及整廠購買或租賃破產企業的新金盛陶瓷、家煒鑫陶瓷、唯朗陶瓷均為實力較強的企業,不僅對生產線進行了全面的更新,產品體係也更為豐富。
其中新金盛不僅堅守仿古磚和外牆磚,還拓展小地磚產品;原生產外牆磚的高貴陶瓷被家煒鑫企業接手,目前生產外牆磚、木紋磚、地舖石、小地磚等多種產品;原產拋光磚的靈海陶瓷被唯朗陶瓷承租後,改產拋釉磚和中板,且規劃建設1條大板線;新權業也將原有拋光磚線改產拋釉磚,並將1條瓷片線改產中板。
桂平陶瓷產業發展,能否因此煥然一新?只能拭目以待!
(文章轉載自陶瓷資訊)